警惕家庭教育学习的“新误区”!你“踩雷”了吗
如今,家庭教育无论在理念还是在实践领域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理念上,各种家庭教育的概念漫天飞;实践中,各种家庭教育方法和“秘籍”层出不穷,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活动如雨后春笋。很多家长在纷繁复杂且高度饱和的信息冲击下,出现了“教育眩晕”,不知道究竟谁说得对,到底该相信谁。因为对各种教育概念和教育命题缺少系统科学的分析,不少家长在理解这些概念时常常出现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和理解绝对化等现象,致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偏误,导致家庭教育的学习和实践进入新的误区。
误区一:理念被泛化
有一次,一位母亲十分沮丧地说:“我这个孩子无药可救了,我们已经坚持了好几个21天了,还是没能形成我们期待的好习惯,只要换个环境,他又回到从前的状态,看来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教得好。”看着这位对孩子无限失望的母亲,我问她:“为什么是21天?”她惊讶地看着我:“你作为专家都不知道?!这是个习惯养成的定律,很多专家在讲课时都会说到的。”
确实,这是近些年不少教师在强调好习惯养成时会向家长们传播的观念,也是不少机构在习惯养成课程规划设计时的依据。但是教育经验和直觉告诉我们,这一结论似乎并没有那么广泛的适用性。
为此,笔者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检索,发现“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提法最初来自医疗领域,当患者被截肢后,会出现“幻肢”现象,患者在心理上感觉肢体还在,常常会直接站起来而摔倒,一般这种情况在伤愈后三周左右的时间会消失。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一结论得出的背景被慢慢虚化,适用范围被泛化了。主要原因是传播者和学习者没能深入学习和客观分析解读。
分析得出“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结论的研究背景可以发现,这里的“习惯”没有好坏之分,且所形成的习惯也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养成的。通过这样的区分就能理解很多现象,如孩子入园适应,正常情况下,三周以内孩子就能不哭不闹,这是适应性的习惯形成过程,而要培养孩子刷牙、七步洗手法等好习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且随着孩子生活环境与行为情景的变化,主动养成的好习惯会随之发生改变,如孩子在爸爸妈妈身边已经养成的阅读习惯,可能暑假到了爷爷奶奶家就会出现习惯行为的消退。这些现象在主动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是正常的,符合基本规律。在需要主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科普工作者要将其复杂性和挑战性向家长们说明,鼓励家长通过切实可行的计划进行长期坚持,并在多情境下重复练习以达到习惯形成的稳定性。
因此,引用科学研究结论要小心谨慎,不能忽视研究背景,不然就会导致结论的适用性不强,甚至造成家庭教育实践的困扰。
误区二:理解片面化
回答家长问题时,常听他们说:“专家就是这么说的,书上就是这么写的,让我们不要干涉孩子,要给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我常问他们:“效果如何?孩子现在情况如何?给孩子自由和放任不管有没有区别?”这时就会看到很多家长一脸茫然。有一位家长袒露:“之前没学习各种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时,还觉得自己有信心教育孩子,现在倒好,感觉专家说的和书上写的都对,但自己却怎么做都不对。”
学习当然是必要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家长们在学习各种家庭教育的经验、理念与方法时,还是要区分孩子的年龄、使用的情景以及转换的艺术。如果囫囵吞枣、望文生义、似是而非地理解,很容易对专家所讲解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形成片面的理解,不仅不能帮助自己和孩子,还容易造成教育的混乱,制造新的教育问题。
教育方式应该是动态平衡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心智成熟度、理解能力、孩子能力发展的阶段等进行综合判断后的教育艺术与教育智慧。民主教育方式和专制教育方式的区分是根据“情感投入”和“规则要求”两个维度分析而来的。专制型教育方式是高规则要求低情感投入的状态,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感受不到爱,一言一行都处于家长的控制中;民主型教育是高情感投入和高要求的组合,这样的家长给孩子满满的爱,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同时也能对孩子的任性和不成熟给予足够的指导;另外还有高情感投入和低要求组合的溺爱型教育以及情感投入和要求均低的忽视型教养方式。
民主型教育是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给予孩子能力范围内的选择与自主空间,既要保护孩子也要促进孩子成长,如幼儿阶段可以给孩子一些相对有限的封闭式的选择。例如吃饭时间到了,是看完电视再吃饭,还是先吃饭再看电视?家长给出选项而不是专制地强求孩子听从父母的要求,也不是纵容孩子任性地边吃饭边看电视。从小在民主教育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会逐步学会平衡欲望与规则,学会根据情景进行理性的判断,达到有主见、有分寸、有界限的群己平衡状态。
误区三:表里不一
一位教师说,在日常观察中他发现家长们的家庭教育知识越来越多,能说也会做,还会对教师提要求。如一位家长看到教师和孩子说话没能蹲下来,就投诉教师不敬业、不专业、不爱孩子,不能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地对话。这位家长的确能做到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可是语气语调和要求却不是平等民主的,而是命令的、指责的。这位教师总结道,很多时候家长是在形式上做到了,但是内在的观念和意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里不一。
这位教师的观察很仔细,确实如此。这么多年来,为了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快速落地,家庭教育科普工作者常常会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来规范家长。如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家长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为了表示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家长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要问“今天开心吗?”;为了表示亲子关系平等,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等等。
对于这些要求,家长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理解,否则就可能出现东施效颦的尴尬。如家长从站着命令孩子到蹲下来命令孩子;从“今天开不开心”的关心到“为什么不开心”“有什么好不开心”的质问;从“我们做朋友吧”到“既然是朋友你就应该告诉我所有的一切”,这样的“朋友”让孩子扭头就走。
《论语》中,孔子在谈到礼乐时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外在的礼乐一定需要内在的“仁”作为支撑,否则礼乐也只是空谈,不会真正起到教化人的功能。家长们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时可以从行到知,实现以行促知的改变,也可以从知到行,但是最终都要做到知行统一,在模仿学习某些教育技巧时不能忽视了内在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的修为。知行合一、言传身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方向,如果能做到发自内心地尊重与平等对待孩子,即使不蹲下来,孩子也能感受到家长的真诚,唯有真诚才是最好的教育。
提出家庭教育的“新误区”,是希望家庭教育科普工作者能够再深入一点,再系统一点;是希望家长朋友们在学习家庭教育时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独立思考和常识意识;是希望家庭教育火热的同时,能够多一些静气,让它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向前。
光明社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