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教动态 经验交流 高质量教育,从家校共育开始

高质量教育,从家校共育开始

总站发布于:2022-07-19
654 0
孩子出现问题,要从家庭找原因。”当下诸多青少年问题“根源在家庭,形成在社会,反映在学校”。浮躁与焦虑的家长对孩子的价值引领出现偏差,因为不尊重教育规律,在家庭建设、自身学习及日常的教育行为中出现问题和偏差,为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

“学生不是被教出来的。生命影响生命才是教育,父母、老师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教育。”

“一片叶子黄了,那是根出现了问题。孩子出现问题,要从家庭找原因。”当下诸多青少年问题“根源在家庭,形成在社会,反映在学校”。浮躁与焦虑的家长对孩子的价值引领出现偏差,因为不尊重教育规律,在家庭建设、自身学习及日常的教育行为中出现问题和偏差,为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家长首先要了解并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抓住各个学龄段的主要矛盾,“要有定力,知道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美满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当前,家庭教育已经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制化管理轨道,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教育已不单纯是家庭的“家事”和“私事”,而是国家未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吴甡认为,解决当前家庭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家庭与学校的培养目标首先要统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共同的育人目标,尊重教育规律、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的家庭教育不缺理论,而是缺少定力和有效的机制方法。”

家庭教育并不高深,我们只需要尊重常识,就能让家庭教育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家长首先要坚定角色定位,与孩子的关系不能错位。其次要把握最佳教育期,抓住教育窗口期,基于规则教育和习惯养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领。“最好的家教,不是人家说的,不是书上写的。最好的家教,是身教重于言教。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您就做什么样的人。”

家长教师积极运用专业知识架起家校协同的桥梁,发挥精神示范的榜样力量。“学生不是被教出来的。教育需要注入情感,用生命影响生命。”


本文摘自网络

投稿邮箱:hnsjtj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