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变,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过去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遭到破坏,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趋向,造成的严重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导致目前家长教育缺失或者失位。使得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种种问题. 因此新的恰合适宜的家庭教育应该应运而生。
家庭教育主要可以概况为五个方面:
(一) 主动和老师交流、联系,促进家校合作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孩子、家长是一个互为的环节,且缺一不可。要想全面了解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外,必须积极主动与老师联系,最好采取面谈、电话、短信等方式,和老师主动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的情况,是否积极发言,是否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等等。同时通过与老师交流,更好利用双方的力量加以督促,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需家长签名的,家长必须坚持且落实到位,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孩子的守信、诚实和坚持的好品格。这对他的后续成长意义非凡,且受益无穷。
孩子思想上、情感上等方面的的细微变化,家长也应及时向老师反映,有的言语通过老师的加工再传达,效果会更佳。同时家长还需要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收费情况等,减少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管理之间钻空子的机会,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这样更有利于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二)主动与孩子交流、沟通,增进了解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孩子的独立、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开始滋长,所以家长会觉得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以理解。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由于角色身份、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差异,世界观也不同。这时“沟通、交流”就是最好的桥梁,也是缩短之间距离的最好办法。所以家长应特别重视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不要忽视孩子,对他们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的世界太幼稚,对他们的话题嗤之一鼻。相反要敢于放下架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别借口忙而很少与孩子沟通,甚至对孩子武断包办,不管孩子的意愿,等到出了事还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交流的方式有很多,聊天、留言、电话等,都可以,但千万别因为忙而不交流。
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生理、心理、社交等问题,对外面世界即充满好奇,又充满困惑,内心更渴望一个倾诉的对象和诉说心曲的朋友,而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责无旁贷要扮演这一重要角色,要善于倾听,哪怕是吃饭或饭后的聊天,当然睡觉前的几分钟最好,这时孩子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愿意把他好的喜、怒、哀、乐全部和盘托出,和孩子聊天,范围要广,不要一聊就切入学习的主题,那样孩子对你充满警惕,就会把他想说的话重新咽下。既然聊天,你的生活、他的生活;你的困苦都可以聊,等到他心情放松了,压力缓解了,你再以轻松语气、旁敲侧问相关学习的问题,好的给予及时表扬,不好的,给予鼓励、打气,给孩子信心,并让自己的孩子明白,你是关心他的。总之良好的倾听和沟通有助于消除孩子心中压力,更能激发其对生活的热爱,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轻松地面对一切,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主动和其他家长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家教水平
古人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各位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有着不同的方法和经验,主动与他们交流各自的成功家教经验,共同商讨教育的良策,取长补短,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除了与身边的家长交流经验外,还应该向社会上成功的家长学习,学习他们的成功家教经验。要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改进教育方法。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会教和不会教的父母。所以家长一定要善于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方法,才可能让孩子健康成才。谁都知道成功的家长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四)要与孩子共同学习,激起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要放下架子,与孩子一同成长。其实小学语文书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经典,我经常借他在我这读、背的过程,一起讨论好的片段、好的用词,一起朗读,尽管我的读音常走调,仍虚心学习,同时在其它报刊、杂志上遇到好的文章、好的诗文,我也会叫孩子一起找出写得好的词、句子,共同欣赏,在这过程,我们其乐融融,也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激起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从文章中可以启发孩子做人的准则,同时让孩子感受其中的有益的东西。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个小品《真假老师》?它也强调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作用,其中讲到 “学校的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
投稿邮箱:hnsjtjy@163.com